玩彩虹 – 港鐵車站場景套裝 – 觀塘綫通車 (1979)
所謂「白頭」,指的是未翻新的都城嘉慕電動列車(簡稱M-TRAIN),也是使用時間最長、歷史最久遠的地鐵(當年兩鐵仍未合併)列車,順理成章地成為港鐵車站場景的一員要角。

在命名為觀塘綫前,1979年10月1 日通車的石峽尾至觀塘站一段重型鐵路被稱為修正早期系統北段,中段的石峽尾至尖沙咀站於同年12月16日啟用,80年2月12日,尖沙咀至中環一段通車,當時坐地鐵可以由觀塘直達中環站。至82年5月10日,荃灣綫荃灣站至荔景站一段通車,7日後荔景至太子站一段啟用,取代修正早期系統的過海地位,修正早期系統亦改名為觀塘綫,以原名窩打老的油麻地站為終點站。彩虹站屬於修正早期系統首批啟用的車站之一,月台有彩虹色彩的紙皮石以作識別,後來經過翻新,2/3月台設計原留予設計中的東九龍綫,現時則直接停泊準備駛入九龍灣車廠的列車。


















第一代列車由Metro Cammell公司製造,營運初期只設四卡車廂,後來增加至六卡,再擴充至八卡,每列列車約可承載2,496人。列車屬分散動力設計,分為操控的動力車廂(A)、動力車廂(B)、集電弓車廂(C)及拖卡(D),八卡列車採用A-C+D+B-C+D+C-A排列,最高速度80km/h。










跟其他觀塘綫車站相比,彩虹站月台柱身採用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紫色紙皮石砌成長條型彩虹圖案,結果被選中成為港鐵車站場景套裝觀塘綫通車 (1979)的場景。翻開折疊式陳列盒是由五條「彩虹」支柱組成的月台,地板則有月台黃線。另外一主角是1/120的合金都城嘉慕電動列車,車頭設有目的地油麻地及列車編號標誌,下方有紅色間條連地鐵圖案,下方則有照明燈及連接掛勾,車身為因應盒長刪去左右角兩扇車門,車身有「A185」車卡編號,車頂亦有機器的銀色浮雕,可惜車櫳用上經翻新的現代化列車車櫳。如果是鐵路模型的忠實愛好者的話還是建議入手造型更像真、更準備的HO版本,這個系列未必會是閣下的那杯茶,還是當場景擺設吧。